检察文化
·致检察官
·"雷锋精神"本就不是消费品
·好声音的法理启示
·母亲的背
·孤独者的美丽
·王干与鱼
·漫漫天涯人生路
·有这样一群人
·用“心”做好新形势下...
·再见远去的春天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文化
吃是文化 更是政治
时间:2013-06-06  作者:王干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    饮食文化,饮食文化,饮食必然和文化联系在一起。  

  吃的文化,由来已久,吃里面有伦理,有道德,有科学。但吃摒除生理性的需求之外,政治性恐怕是第一位的。首先,除了少数陕北的老农蹲着吃外,人吃饭是要坐下来的。这一坐,就生出了政治。谁主谁次,谁左谁右,谁陪谁买单,谁先敬酒,等等,一系列无聊但对请客方和被请者又是那么“重要”的事情,让吃这一生理需求变成了政治的演绎。国宴、家宴、婚宴、寿宴,铺排的都是隐性或显性的政治地图。  

  老子说,治大国如烹小鲜。治理国家,何等重要的大事,但原理也是和吃饭一样的。有配料问题,有火候问题,有荤素搭配的问题,也有硬菜软菜协调的问题。谁掌勺,谁端菜,谁洗菜,谁拣菜,尤其用哪个菜系的菜谱(核心价值观啊),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问题。  

  统治者用烹调来表达治国的思想,而老百姓也用饮食来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。《诗经》那篇著名的《硕鼠》,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”,是通过吃来表达民的怨声。硕鼠一词被锁定在贪官身上,皆是政治名词饮食化的深刻影响所致。而杜甫的名句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,也是民间人士对腐败现实的白描。用吃来揭发社会的不平等,感染力、煽动力极强。  

  中国的四方桌,不仅是中国哲学的体现,也是中国政治的物化。中国人处世讲究外圆内方,但吃饭则是方桌,麻将也是方桌。这“方”是政治,是硬道理。你看中国古代建城必是四方城,餐桌就是这四方城的缩影。城建如餐桌,其体制也势必以食为要义。所以鲁迅先生在《狂人日记》里写道,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是“吃人”。吃人,被吃,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,每个人都动筷子,每个人都是他人筷子下的菜。以前不懂鲁迅小说“吃人”的深意,尤其读不懂《药》里面那个人血馒头的含义,等读懂了,心凉如冰。  

  吃是政治,政治通吃一切,但政治最终也要被吃的。近来朝鲜局势变化,有人重提当年金正恩的理想,三年内让人民吃上米饭肉汤。米饭肉汤意味着什么?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好的政治就要让老百姓吃上好东西。勒紧裤带闹革命,短时间可以,长时间肯定不行,尤其革命成功后更不行。米饭肉汤是不是朝鲜的共产主义餐桌理想不好说,但当年赫鲁晓夫曾经粗鲁地把共产主义比作土豆烧牛肉。1958,中国搞“总路线、大跃进、人民公社”,塔斯社记者将这种情况向赫鲁晓夫作了汇报,对土豆烧牛肉情有独钟的赫鲁晓夫,就说了一句风凉话:中国的共产主义原来是大锅清水汤,苏联要搞共产主义,起码是土豆烧牛肉。毛泽东很生气,破例在《鸟儿问答》那首著名的词里,用“不许放屁”的粗话来痛斥这种饮食共产主义的低级错误。或许毛泽东对土豆烧牛肉的味道不感冒,他更喜欢小米的味道,以至于常常自豪地称我们靠“小米加步枪”打下天下。  

  如今,在餐桌上,流行的不是黄段子,就是政治笑话。国际国内大事,常常是最开胃的谈资,伟大的政治就这样被人们无原则地在胃里消化掉。